和缓名医风采|李生:双侧MCA狭窄,怎样优化治疗?
精彩互动分享 患者信息:女性,68岁。 主诉:发现颅内动脉狭窄闭塞2年10个月,头晕1周。 现病史:患者缘于2年10个月前因言语不利就诊于当地医院,诊断为“多发腔隙性脑梗死”,行全脑血管造影检查发现颅内动脉闭塞狭窄,给予输液治疗后症状好转,后因发现结肠癌并进行手术治疗,未对颅内动脉狭窄闭塞进行进一步干预,患者于两年前再次出现言语不利,再次就诊于当地医院,给予输液治疗后症状缓解。患者现为求进一步诊治收入我院。患者自发病以来,精神可,睡眠欠佳,大小便正常。 既往:高血压17年,最高180/110mmHg,平素口服降压药,血压控制欠佳;结肠癌切除手术2年8个月,并行6个疗程化疗。 查体:神志清楚。双眼球各向活动自如,无眼震,双侧鼻唇沟等深,伸舌居中。四肢肌力5级,肌张力不高,双侧腱反射对称存在,感觉共济查体未见异常,双侧巴氏征未引出,脑膜刺激征阴性。 ▼影像资料 患者目前左侧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是否需进一步处理?如需处理,处理方式如何?风险多大?如不需处理,口服药怎样调整? 李生 主任 董医生你好! 综合病历资料,本次复查的结果表明,左侧大脑中动脉狭窄程度较前明显加重同时病变长度明显变长。之所以没有症状,应该是代偿较好(尽管CTP提示右侧半球灌注不足)。 对于颅内动脉狭窄的介入治疗适应证,多数专家的共识性的态度还是倾向于“正规药物治疗仍有症状”者。具体到本例患者,个人意见建议暂保守治疗,除考虑“无症状”外,也是考虑到左侧大脑中动脉的狭窄程度及狭窄段长度恐已不适于介入治疗。 如果需要干预,可能考虑搭桥或融通术的可行性大一点儿,当然,还需要做DSA进一步确认。另一方面,恶性肿瘤也是需要考虑的一个因素。 至于药物治疗,同意目前方案,即抗血小板聚集、调脂以及脑保护剂,控制血压(血压不宜过低,大约在140/90左右即可,根据患者的情况可以做些调整)。 李老师,丁苯肽是否有促进侧枝循环建立的效果?能否推荐较好的脑保护剂?如果左侧大脑动脉发生急性闭塞,患者会不会出现严重的后果? D医师 李生 主任 关于脑保护剂,可以酌情选择: 1. 丁苯酞一般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枢神经功能的损伤有改善作用,可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改善。 2. 依达拉奉用于改善急性脑梗塞所致的神经症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功能障碍,是一种脑保护剂(自由基清除剂),可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从而抑制脑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神经细胞的氧化损伤。 3. 长春西汀具有多种作用,能改善大脑代谢、血流量以及血液流变学性质,还有抗氧化作用。 4. 脑蛋白水解物本品可通过血脑屏障,促进脑内蛋白质的合成,影响呼吸链,具有抗缺氧的保护能力,改善脑内能量代谢。 5. 银杏叶片有扩张脑血管、增加脑血流量,防止脑动脉硬化及治疗老年痴呆症等的常用药物。 关于左侧大脑中动脉急性闭塞: 最近一次的MRA提示左侧大脑中动脉狭窄程度较前明显加重,但临床无缺血表现,结合影像表现已经有代偿,CTP未提示左侧灌注不足。理论上分析,一旦左侧大脑中动脉急性闭塞,发生大面积梗塞的可能性可能比较小(当然是推测,不能完全排除)。如果想进一步评估,恐怕还是需要考虑做DSA才行。 谢谢李老师,您讲的太好了!大受启发!还得问一句,需要双抗吗?如果需要持续时间多长? D医师 李生 主任 如果情况平稳,可以单抗,如果有情况,可以双抗,注意药物副作用。 好的,谢谢李老师,太感谢了! D医师 声明:以上资料均来自和缓名医平台的真实案例,为保护患者隐私,个人信息已隐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