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科联合会诊(MDT)是肿瘤治疗的最佳途径。”

本案例中这位初诊的肺癌患者,如果不进行胸外、呼吸、放疗、影像科4位专家的MDT会诊,极有可能进行放化疗治疗,而错失手术最佳时机。

2015年12月底,63岁的赵大爷无明显诱因出现阵发性咳嗽,夜间尤其明显。当时没在意,也没有治疗。今年3月起,除了咳嗽,还明显消瘦了8斤。家人感觉不对劲儿,去当地医院CT检查,显示:支气管炎,左肺炎,左肺占位,于是来到我院肿瘤科。我问了病史,既往体健,25年前做过阑尾炎手术,无其他疾病,遂安排他做各项检查。

检查结果如下:


Dicom影像1,点击查看视频 ↑


Dicom影像2,点击查看视频↑



CT检查报告,点击查看大图


超声检查报告,点击查看大图



免疫组化报告,点击查看大图


看到检查结果,我知道“癌”对病人来说意味着什么,以我的经验,感觉病人没有手术机会,需要尽快放化疗。


“孙大夫,我爸情况怎么样?能彻底治好吗?”患者的儿女们非常焦急,看得出,这几个儿女都很孝顺。

“我们认为没有手术机会了,尽快放化疗比较好。”

“刚诊断出来就没机会了吗?化疗不是癌症晚期才做吗?”家属难以接受。


对于初诊肿瘤的患者,我也希望更谨慎地给出方案,防止遗憾。


“这样吧,你父亲病情比较复杂,涉及胸外、呼吸、放疗、影像等各个学科,而且刚刚发现肿瘤,为了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建议给北京专家提个多学科会诊,让不同学科几位专家联合会诊,给个指导方案。”

“行行行,太好啦,有北京专家指导,我们也踏实,怎么做多学科会诊?”


我整理了资料,打开“和缓名医”,推荐他们选择了治疗肺癌经验丰富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穆新林肺癌MDT”,下午5点多提交给了咨询。 第二天一早8点多就收到了四位专家的回复:

1、我们认为这个病人没有手术机会,但病人家属仍希望专家组确定一下,是否还有手术机会。 2、这个病人下一步治疗方案应该怎样抉择?是否放化同步?以及如果序贯采用什么化疗方案好? 3、有没有靶向药物治疗的可能? 4、预后怎么样?


从胸外科的角度来看,我认为该患者目前诊断明确,可能还有手术治疗的机会,理由如下:1,患者63岁,既往体健,无明显合并症。2,综合已有检查,无远处转移证据。3,胸部CT显示左肺下叶中央型病变,未侵及心脏大血管,纵隔无明显肿大淋巴结,胸膜腔及肺内亦无转移迹象,手术应可完整切除病变。拟定手术方式包括左肺下叶袖式切除或左全肺切除加纵隔淋巴结清扫。术前还需完善气管镜检查,明确病变侵及范围;完善肺功能检查及动脉血气分析,以评价患者能否耐受左全肺切除!
赵辉
胸外科
患者左肺下叶支气管截断,腔内可见软组织影,下叶不张,隆突下可疑淋巴结肿大,左侧胸腔积液。片中所示胸廓骨质未见明确破坏征象,头颅CT未见明确转移征象。重要的是,病变似乎未累及隆突。建议参考赵主任意见。
霍天龙
放射科
同意各位主任的意见,建议: 1、完善包括支气管镜在的TNM分期,如有条件,可以做PET-CT; 2、纵膈内没有见到明显的淋巴结转移影像,跨区转移到颈部淋巴结的可能性较小,如有条件,可以做颈部淋巴结活检; 3、完善患者心肺功能检查 4、如果IIIA期之前,可以手术。仅根据目前的检查结果尚不能排除手术的可能性。
穆新林
呼吸科
贵院医生是不是考虑颈部淋巴结有转移?可以加做颈部增强ct或者核磁,选大的淋巴结做淋巴结穿刺活检。或者做petct。建议治疗之前必须明确分期。不能手术的病人,可以行放化疗。
朱向高
放疗科


专家的见解和我之前的理解很不相同,由于回答有很多专业术语,患者不太懂,让我给他们解释一下专家回复的意思。


我没有立刻回答患者,而是和科室的同事们又看了片子,带着困惑和求学的心态,也抱着对患者负责的态度,征得患者同意后,再次发起了追问:


我们仔细阅片:1、隆突下第4层显示,病灶紧密包裹的降主动脉管壁虫噬样改变。 2、隆突下第5-6-7-8层 降主动脉与心脏之间的病灶累及心脏。 3、而且病人胸水胸膜增厚,有很大的累及胸膜并恶性胸水的可能。 请专家组提供病人放化疗方面的建议。 谢谢!!


1、化疗可以首选顺铂和吉西他滨 2、胸膜改变更像肺炎旁积液 3、降主动脉壁有钙化,与肿瘤还有间隙 4、肿瘤紧邻肺静脉,请赵主任考虑有无切除可能性。
穆新林
呼吸科
同意穆主任意见,我仔细又看了CT,主动脉没有受侵,所谓虫蚀影应该是主动脉壁钙化,下肺静脉受侵,但应该是心包外,中央型肺癌至下叶不张,导致少量胸腔炎性渗出性积液很常见。基于上述理由,我认为该患者应该还有手术机会,不应轻言放弃。为了尽可能减少对病人的损伤,我中心常采用的手术策略是先行胸腔镜探查,如与术前判断相符,即进一步开胸完成计划手术;如胸腔镜下发现胸腔内广泛转移或病变侵及大血管,手术终止。
赵辉
胸外科
术前化疗,是不是更好?
可以!
赵辉
胸外科
刚才我也又看了片子,应该是主动脉钙化,况且对于主动脉来说,不超过180度,只算接触,不算受侵。穆主任和赵主任影像分析合理有据,处理策略思路清晰,同意二位意见!
霍天龙
放射科
新辅助化疗即术前化疗患者的获益不是很确定,因此肺癌诊疗指南中没有强力推荐,毕竟化疗的有效率低,等2个周期化疗后发现无效,患者可能已经失去手术机会了。
穆新林
呼吸科
术前放化疗或者术前诱导化疗,对于术前评估不可切除的病灶可能达到降期,缩小病灶,有利于手术的目的。对于这个病人,我更同意上述两位主任意见。
朱向高
放疗科
同意各位专家意见。
赵辉
胸外科


再次追问和讨论整整用了两天时间,等待期间,患者和家属百感焦灼,我也在不断斟酌和学习,可以想象得出,各位专家对片子也看了无数遍,才给出确切答复。


各位专家都回复追问之后,尘埃落定。我为患者做出了解释“MDT会诊结果出来了,专家们说还有手术机会,为了不留遗憾,你们尽快转到胸外科手术是目前最佳选择 ”。患者十分感谢我和会诊的专家,很快联系进行下一步就医。


后记

通过这次MDT会诊,我深刻体会到:医生个人的认知是有限的,对于肿瘤患者,征求第二诊疗意见是多么重要!

多学科联合会诊,以患者为中心,不同科室多位专家充分交流讨论,打破单个科室医生认知的局限,也为患者提供了最优的方案,不留遗憾。

感谢MDT团队专家,感谢和缓医疗。


声明:以上资料均来自和缓名医平台的真实案例,为保护患者隐私,个人信息已隐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