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22日,我们接诊了一位65岁的老年女性患者。该患者遭受四肢关节间断性肿痛长达39年。就诊前6天上述症状加重,伴有发热,体温最高达40ºC,偶尔有咳嗽,咳黄色粘痰。于当地诊所给予抗生素治疗后体温未见降低。


我们仔细询问了患者四肢关节肿痛的病史,得知39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双手、双足关节肿痛,后因未引起重视而逐渐出现全身多关节肿痛,自服非甾体类止痛药,但用药无规律,出现双手、双足关节畸形,并有晨僵约3小时,关节功能活动受限,阴雨天气变化时关节疼痛加重。分别于两年前、3个月前因关节肿痛加重伴有发热就诊。曾被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骨质疏松、肺气肿”,多年来患者一直口服免疫抑制剂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入院后,我们仔细排查了其发热的原因,并间断给予地米及对症退热,体温偶可正常,不久即反复。我们怀疑患者反复发热,不仅仅是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所致,可能还与肺部感染有关。考虑到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并发的肺部感染会比较复杂,且结合肺CT看,双肺磨玻璃样改变,提示间质性肺炎;但同时合并大片样高密度影,可能合并肺实质病变。但实验室检查并未发现其他常见细菌、病毒及结核菌感染的证据。


肺部CT:

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反复发热,如果不能查明病因,恐怕病情会进一步进展,但我们临床经验有限,对此存在基础病情且临床表现复杂的患者,我们无从下手。

此时,我们想到了“和缓名医”平台,在征求患者家属同意后,我们整理了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此会诊平台,联系到了北京协和医院免疫风湿科的专家,专家给出了详细的建议,患者诊断考虑间质性肺炎的同时可能合并肺部感染。从胸部CT上看患者的肺部病变进展非常快。建议大量的激素,丙球,抗感染,抗病毒及防止肺泡出血加用复方新诺明,并且注意观察病人的血氧变化。

后记

我们按照专家建议治疗后,患者的血氧由治疗前吸氧情况下的的83%,达到了99%,肺功能明显得到改善。患者及家属对本次远程会诊非常满意,专家的建议及时帮助我们解决了棘手的问题,同时我们的业务水平也得到了提升,感谢专家,感谢和缓医疗!

声明:以上资料均来自和缓名医平台的真实案例,为保护患者隐私,个人信息已隐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