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读

患者:女性,45岁,以主诉“乳腺癌术后化疗8周期出现左上肢水肿”入院

咨询目的:

该患者自20151031日起在我科行“ACT”方案化疗8周期,目前距末次化疗3周,左上肢水肿。2016411日于我院行双上肢血管彩超示,左侧腋静脉至肘正中静脉血栓形。此后规律口服“西黄丸”,水肿未减轻。201653日于外院行左上肢静脉彩超示,左侧头静脉、双上肢皮下浅静脉轻度扩张(未见血栓),左上肢水肿,以后内侧为重。外院淋巴外科会诊意见:不建议其进行放射治疗,考虑外科手术,改善左上肢水肿。特此请C老师会诊,该患者是否可以进行放疗治疗,如果进行放疗是否会对左上肢造成更大损伤,影响其功能;如果不对其按治疗计划进行放疗,对患者预后会产生什么影响;该患者下一步最佳治疗方案。

和缓病例

基础信息


患者病情描述

患者的检查报告资料

资深医师C咨询反馈


治疗思路

基于咨询单所提供资料及问题,几点思路供参考与讨论: 


一、既往诊疗

1.手术与术后病理:2015-10-5左乳改良根治术+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术中2肿物,大小分别为2.5*2.0cm和2.0*1.5cm。术后病理示左乳浸润性小叶癌(2处病灶均是?有无脉管瘤栓?有无神经侵犯?),淋巴结转移癌12/22。免疫组化:ER+++(TS=7),PR(TS=8),Her2(-),Ki 67 10%。按手术及术后病理分期为T2N3a,Luminal A。

2.术后化疗:AC-T8个周期化疗。现化疗后3周。

3.上肢水肿与血栓:2016-4-1左腋静脉至肘正中静脉血栓,对症处理后2016-5-3血栓消失,但左上肢水肿。


二、下一步诊疗措施

1.患者预后因素:患者预后差的因素,主要是腋窝多发淋巴结转移,N3a患者局部胸壁与锁骨上复发率高。但患者为Luminal A型,是预后好的因素。总体来说患者行术后放疗可显著降低胸壁与锁骨上下的复发率,并提高患者生存,对于N3a患者应行术后放疗,放疗范围为胸壁与锁骨上下,行腋窝清扫后无腋窝淋巴结残存的患者腋窝不进行放疗(腋窝放疗对局部控制及生存均未见好处)。但患者不良的因素是现已术后7个月,一般建议在术后半年内开始放疗,不超过术后9个月。

2.术后放疗对上肢水肿的影响:从“1”知道患者术后放疗的范围为胸壁及锁骨上下,不照射腋窝,这样对上肢水肿的影响会显著下降,但由于胸壁野局部与锁骨上下野有一部分射线仍在腋窝有剂量,其仍有增加上肢水肿的概率。

3.上肢水肿是否需外科处理:建议该问题由外科决定,但乳腺癌腋窝清扫术后化放疗后上肢水肿还是比较常见的,没有血栓的情况下主要以活血化瘀对症处理为主。 

4.是否行术后放疗:综上“1、2”所述,从降低复发率提高生存的角度来说,建议行术后放疗,但确实有增加上肢水肿的可能(相较于局部复发,上肢水肿的副反应的权重个人认为要低)。建议与患者及家属交待清楚上述情况,由患者及家属选择是否行术后放疗。

5.放疗靶区设计:不需要采用IMRT或3DCRT技术,其剂量分布较二维技术,无优势,且会增加肺、心脏和腋窝的剂量。二维技术如下:体位采用背垫15度斜板,左手抓左侧耳。胸壁野上界为锁骨下水平,下界至原乳腺皱褶下2cm,内界为体中线,外界为腋中线。采用6MeV电子线,50Gy/25f,为提高皮肤剂量,给予0.5cm填充物10~15次,其余次数不用填充物。锁骨上野下界与胸壁野上界共线,内为体中线,外为肱骨头内缘,上界为环状软骨,机头向对侧(右)转15度壁开脊髓,采用6MV-X线,处方剂量50Gy/25f。由于未见到患者,未予查体和当面问病史,且提供资料可能不全面,及个人知识有限,存在片面和偏差,因此为了避免由此而给患者带来误诊、漏诊的可能,以上个人意见,仅供临床讨论与参考,不供临床直接使用,具体情况还请主管医生结合实际临床情况及当地医疗条件予以考虑。 


S医师

提单评价

非常有帮助,思路清晰,有理有据。

声明:以上资料均来自和缓名医平台的真实案例,为保护用户隐私,均用化名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