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缓专访|宓兵主任:“互联网+” 拉近专家、患者和我们的距离
人物介绍
宓兵,淄博市第四人民医院(淄博市肿瘤医院)放射科主任,副主任医师,主要擅长肿瘤的影像学诊断及肿瘤微创治疗,自2008年主要开展CT定位下的微创治疗:穿刺活检,肝肾囊肿的酒精治疗,实体肿瘤的氩氦刀冷冻消融,射频消融,粒子植入组织间放疗,椎体转移瘤的骨水泥治疗等。现为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微创与个体化治疗专家委员会常委,颅内肿瘤学组委员,粒子治疗学组全国中青年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肿瘤介入分会常委,山东省抗癌协会肿瘤影像学分会常委,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会乳腺影像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在各种国家级杂志发表论文十几篇,主研参研科研成果三项,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市级自然科学二等奖一项。参编《CT介入治疗学》,《现代临床诊疗—影像学》,现担任《中华现代医学影像学》《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编委。
拜访宓兵主任时正值医院午休,对于下午还有两台手术的宓兵主任来说,这段儿休息时间弥足珍贵。作为影像科主任,宓兵主任从他2008年开始带领影像科"走一条不一样的路"聊起,在30分钟的时间里讲述了一个科室主任如何带领他的团队利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和思维去学习,同时为肿瘤患者谋福利的故事。
走一条不一样的路
对于自己的实力,宓主任自信满满,他说,“我们科室实力很强,我们现在的水平在省里也是可以排的上名次的。”在宓主任的办公室有一面墙引起了记者的注意,上面贴的几张照片或是宓主任在外进修的合影,或是淄博市第四人民医院举办学术会议的合影,还有奖状和锦旗挂满了整个墙面。
“2008年以前我们还是一个只做普通诊断的科室,”宓主任说,“我们是肿瘤医院,患者来了以后,传统的治疗方式就是化疗放疗,当时的想法就是想走一条不一样的路,用针代替刀,帮患者减轻痛苦。2008年开始组织科室出去学习,只要有机会就争取到全国、全省的其他医院去,现在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我们在肿瘤微创治疗、微波微创消融等领域取得了还不错的成绩,这么多年也收获了患者的口碑。
宓主任说,“就像今天下午要做的这台甲状腺癌的手术,传统的治疗方法可能是需要开刀的,但是现在在CT 的配合下进行微创治疗,风险小、治疗时间短、效果好、术后恢复快、费用也相对较低。之前影像科更多的角色是检查,现在更多的是作为工具,通过我们高精尖的影像设备做支撑,就像我们的眼睛一样,利用这样的先进技术,精确地找到病变的位置,再进行治疗。”
科室介绍
2008年以来,科室为突出肿瘤医院特色,宓兵主任带领团队先后到复旦大学肿瘤医院,北京301医院,北京佑安医院,中山大学肿瘤医院,山东医学影像所、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等微创治疗中心学习深造,依托各大医院先后开展了CT、核磁共振、胃镜等引导下以消融为主的各种肿瘤的微创治疗,为更多病人提供了更多更好的肿瘤治疗手段。现在每年手术量达到500多台,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得到了社会广泛关注。2013年分别被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和解放军301医院授予微创介入临床示范基地。解放军301医院影像介入科对基地进行指导。
我们与专家就像邻居一样,患者也更信任了
对于和缓名医,宓兵主任说,“使用的初衷其实也是为了能帮助自己的患者,淄博市第四人民医院是在淄博市肿瘤医院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很多都是肿瘤患者,肿瘤的治疗非常复杂,病人总想到上一级的医院接受治疗,想着那里是不是有更好的方法,对于治疗,患者都是有自己的预期和这样的考虑。淄博到北京也很方便,一般去北京,一天一个来回,去了以后挂号排队检查也还算方便,但是这样病期还是延长了,会有耽误治疗的情况。现在有了和缓名医这个平台,早上提单晚上我们就能得到专家的咨询答复。患者看到了也很踏实,对我们的信任度也增加了。患者觉得我们与专家的距离很近,像邻居一样。而且通过会诊互动,患者觉得治疗方式可信,也增加了患者和家属治疗的信心,减少旅途的奔波。很多疾病我们基层医院完全可以治疗的,但是普通百姓对医院的能力和可信任度还是存在怀疑,通过这样的互联网平台,拉近了我们与专家的距离,患者也能信任我们在地方接受治疗,既不用到北京折腾了,也减少了很多费用,毕竟到北京看病医保报销的比例还是少。”
“在和缓名医的平台上,我们医生也可以学习,可以与北京专家沟通交流疑难病例。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每个人的专业和主攻的方向不同,我对自身领域比较熟悉,但是在基层我们会碰见各种各样的病例,什么样的患者都有,有些就会超出我们的专业范围,这个时候我就需要去平台上问问专家的诊疗思路,经过长期学习、积累,丰富了我们的疾病谱,举个例子,以前我们只能看三种病,现在能诊断治疗的病种丰富多了。”
宓主任说,他很喜欢和缓名医这个平台,“图像的处理对于远程会诊是很重要的,文字通过微信都能展示,但是图像就需要专业的设备了。没有平台之前与专家联系比较难,发邮件,文件大还需要压缩,资料也不连续,看片子的时候很困难,非常影响会诊的质量。现在利用iPad会诊确实可以做到便捷高效,它的影像读片功能很强大,和我们的PACS相比也不差,能调节窗宽窗位,放大缩小,和我们电脑上的功能一样。”
一家父子的信任
宓主任对自己的患者就像老朋友一样,患者在长期的治疗中与宓兵主任建立了信任和友谊。
有一天,在外地讲课的宓主任接到了一个紧急电话,打电话的是一位父亲,他还在上中学的孩子突发头痛,并且头部出现了肿块,焦急的父亲打给了他曾经的主治医生宓主任,电话里,宓主任一边安慰父亲,一边有条不紊的指导这位焦急的父亲带孩子去做局部病变的体征检查。稳妥起见,宓主任与家属商量通过和缓名医问问北京专家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很快,多位专家都回复说是嗜酸性肉芽肿,这与宓主任当初的诊断不谋而合。另外,专家也都给出了建设性的治疗方案。宓主任很感慨的说,“这样的会诊平台帮助很大,一方面对我们医务工作者来说能够提高医学知识水平,另一方面对病人而言,解决了他们的实际问题,没有这个平台,患者不会特别相信你。我们与患者都是从陌生到熟悉,从怀疑到信任,从不理解到感激。”
结束采访时,宓主任已经开始为下午的两台手术做准备了,他说“不休息了,做好准备心里更踏实些”。宓主任从开始“走一条不一样的路”的简单初衷,到现在的与“互联网+”合作的创新之路,凭借着对创新理念的执着和对医者仁心的坚持前进着、奋斗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