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缓专访|李树法院长:促进分级诊疗落地,和缓医疗出现的很及时
8月1日,和缓医疗与临沂市第三人民医院关于远程移动会诊业务达成了全面合作,临沂市多家媒体对此进行报道,引起了广泛关注。为何选择与和缓医疗合作?怎样利用互联网加强医院建设?怎样通过“互联网+”为患者提供最优的服务?带着这些问题,和缓医疗对李树法院长进行了采访。
对和缓名医是始于颜值,陷于才华
和缓医疗能够从众多的互联网公司中脱颖而出,成为与临沂市第三人民医院全院合作的互联网企业,李树法院长说,“这是因为在家门口享受现代化医院的治疗是我院的宗旨,与和缓医疗合作符合这个初衷。”
李树法院长:
从整个临沂地区医疗现状讲,医疗技术水平和老百姓的看病需求还是有差距。临沂是1124万人的大市,但综合性三甲医院也才只有两家,按照整个人口分布需求,三甲医院最少要有十几家。除了医院分布不足的现状,另外从患者就医的角度讲,一些疑难病的患者,得不到很好的诊断和治疗,这些病人要么长期忍受病痛,得不到更好的救治,要么很早的就去世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医院不仅要通过自身的努力提高本院医务工作者的诊疗水平、服务水平,也要借助更先进的互联网平台促进我们成长和进步。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对于一个医院同样适用。我们不能闭门造车,要交流经验,共同促进提高,更好的为患者服务。临沂地区老百姓外出看病的数量还是比较少,到大城市后很难挂上号。我觉得应该让患者花同样的钱,享受到同等水平的诊疗和服务。有了开放的态度,还要有开放的技术做支撑,现在的网络这么发达,为什么不能充分利用呢?
“和缓名医”建设的很好,仅仅是通过iPad会诊的模式就很吸引人,是一个颜值很高的产品。更吸引人的是它的内容,有很多学习的模块,我们医生可以与上级专家互动,沟通疑难病例,也可以进行专业学习,观看手术直播,丰富业务能力。临沂地区的老百姓不富裕,通过很少的钱就能解决很大的问题,这样的会诊模式也是一种高性价比的远程会诊方式。
我们基层医生,特别是年轻医生,一般就是通过教科书和专业著作去学习,获取信息很少,要是想接触到更前沿的知识,就比较难了,和缓名医平台就能够解决这样的问题,可能以后我们医生都不用出去开很多的会了,在家里面就可以学习和成长。
促进分级诊疗落地,和缓医疗出现的很及时
2016年,中国医改进入了关键时期,对于在2011年1月开诊的年轻医院,怎样依托互联网的先进手段,加强医院建设,做到大病不出县,李树法院长有着自己的观点。
李树法院长:
分级诊疗,是现在医改的重中之重。“互联网+”的模式对于促进分级诊疗的落地有很大的帮助。要深化医改,做到区域医疗,对于我们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能让患者做到大病不出县、不出区。很多医疗资源都集中在大城市的三甲医院,但大部分患者却都是来自基层市县,“大病不出县”意味着要让90%的患者都留在基层接受治疗,这对于基层医院的诊断水平、服务水平、患者对医生的信任度都是一个考验,医院的整体实力是不是能满足目前老百姓的需求?利用“互联网+”这些问题都可以逐一攻克,和缓医疗能充分利用上级优秀的医疗资源,满足基层医院、医生的需求,可以说和缓医疗的出现很及时。一边有限制,一边又有需求,和缓的出现就像一个纽带,把“专家+基层医生”连成一个整体,共同为患者服务。充分利用医疗设备,使医疗资源达到最大化,我们基层现在太需要了!
通过“和缓名医”我们能够接触到更多的专家帮助我们会诊,这也是一种分级诊疗资源下沉的体现,让专家多年的经验辐射到基层,更好的造福基层患者。同样,基层医生在这样的临床实践中成长、提高,每一个医生、每一个科室的水平提高了,基层医院的整体诊疗水平必然有一个大跨步的飞跃。从沟通效率方面来说,有一些小的疾病,大专家是不用亲自来的,在互联网上就能够解决了,这样效率就能够提高很多。
与和缓医疗合作对我们单位也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我们是临沂地区第一家进行全院合作的单位,这个“第一”是一个开始,通过“互联网+”的支持,让我们医院的医疗水平达到全市第一,要让来到三院就诊的患者享受的服务是第一位的,也希望借助互联网的平台,让三院的服务向周边地区辐射,帮助更多患者,使我们三院的专家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完成医院的使命,全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看病远”的问题。
作为一名内分泌学博士,李树法院长不仅从医院发展的角度肯定了“和缓名医”,更从一名医生的角度肯定了“和缓名医”对医生成长的帮助。李树法院长也提出,签约只是一个仪式,要把好东西发挥最大的效果,还要一起去努力。同时,也对和缓医疗提出了期望,希望有更多的医生了解和使用“和缓名医”,希望“和缓名医”产品不断完善,发挥更大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