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缓专访|冯济龙副院长:借力“互联网+”带给患者福音
人物介绍
冯济龙,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副院长兼放疗科主任、肿瘤微创综合治疗中心主任。从事肿瘤综合治疗的临床治疗及研究二十多年,曾先后到广州中山肿瘤医院、中国科学院肿瘤医院学习,欧洲肿瘤癌症治疗中心考察访问。对于恶性肿瘤的放、化疗及调强适形精确放疗有较深的研究,发表国家级论文近20篇,参与出版《三维适形与调强放疗的基础与研究》著作一部,率先在东北三省成立肿瘤微创综合治疗中心,实施了综合会诊、综合查房、综合治疗的肿瘤规范化治疗措施。开展了精确放疗、高能聚焦超声刀治疗、胸腹腔热灌注治疗、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靶向治疗、生物治疗等先进治疗手段,获得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沈阳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目前担任中国医学影像学会常务理事,辽宁省细胞生物学会肿瘤靶向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辽宁省抗癌协会理事,辽宁省肿瘤防治专家委员会委员,辽宁省医学会放疗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沈阳医学会核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沈阳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曾荣获沈阳市“五四”青年奖章等称号。
他是,沈阳地区靶向治疗方向的“带头人”,持续努力将先进的肿瘤治疗手段向临床推广应用。
他是,患者心中的“主心骨”,不仅以精湛的医术为肿瘤患者带来先进疗法,更是用高尚的医德温暖着患者。
他还是,一位和缓名医,通过互联网更好的服务患者、帮助基层医生成长。和缓医疗有幸采访到了这位为患者带来福音的医生——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副院长兼放疗科主任、肿瘤微创综合治疗中心主任冯济龙。
和缓:
冯院长,您好,感谢您接受和缓医疗的专访。近年来,精准医疗已经成为一个热词,在您近30年的临床工作中,对于恶性肿瘤的放、化疗及适形调强精确放疗有较深的研究,您可以简要介绍一下靶向治疗吗?
冯济龙副院长:
近些年,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人数逐年提高,已经成为危害人民健康的第一杀手。针对恶性肿瘤有很多治疗方法,除了传统的手术、放疗、化疗外,还有近几年国内外十分推崇的精准医疗。精准医疗也称为个性化治疗,随着科技发展,可以检测到人体的基因特征,根据肿瘤患者体内突变基因而采用针对性的靶向药物治疗,使肿瘤缩小或消失。目前在肺癌、乳腺癌、肝癌、肾癌、肠癌、淋巴瘤,特别是常见的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广泛。
靶向药物是肿瘤治疗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也是未来非常有前景的治疗方法。但是目前单纯的靶向药物也不能治愈肿瘤,还要采取综合治疗方案。如早期的肿瘤仍以手术为主,中晚期肿瘤以放化疗为主。同时,有能力的患者应该做基因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判断是否适合使用靶向药物治疗,这样才能达到最优的治疗效果。靶向治疗的出现给医生和患者带来了希望。在我们医院不乏这样通过科学治疗病情得到控制的患者。
前不久,沈阳市癌症康复协会举办了2016年度癌龄五周年生日庆。我每年都会组织参加这样的活动,已经连续走过几载,看到大家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内心很激动,癌症病友和医生、护士们乐观向上的表演也感染着大家。组织这样的活动就是想告诉更多的癌症患者,癌症不可怕,不要被病魔吓倒。随着治疗技术不断发展,完全可以通过合理治疗延长生命,提升生存质量。
和缓:
11月5日的辽宁沈阳肿瘤精准靶向治疗高峰论坛结束后,您表示这次论坛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对基层临床工作有很强的指导作用。作为放疗科专家,您可以谈谈基层医生在推进提升临床工作方面的一些情况吗?
冯济龙副院长:
医生是一个需要终身学习的职业,但是对于基层医生来说,获得学习的机会比较少。目前精准医疗理念在国内外都非常流行,也很符合肿瘤个体化治疗原则,是未来肿瘤治疗的方向和趋势。我们组织这样的会议是为基层医生提供更多学习交流的机会,把肿瘤精准靶向治疗的前沿知识带到基层,提高肿瘤治疗水平。
同样的目的和初衷,我认可和缓名医平台就是因为利用互联网能够帮助基层医生成长。而且放疗是目前治疗肿瘤的三大法宝之一,60%~80%的肿瘤患者需要放疗。但是,病情的不同阶段采用的治疗方法是不相同的。对于放疗方案拿不准的、剂量使用问题有疑问的、病情得到控制的患者如何减量放疗并提高生活质量等问题,都可以通过和缓名医平台,便捷的获得专家的指导帮助,及时调整治疗方案。这是一种突破时间、空间限制的传、帮、带形式,让基层医生成长更快,获益最大的也是患者。
和缓:
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是肿瘤专科医院,您除了担任医院领导还要承担肿瘤科的临床工作,同时您也是和缓名医平台上的专家,您可以谈谈互联网对科室和医院建设发展有何帮助么?
冯济龙副院长:
“和缓名医”这种医生与医生的沟通模式是一个时髦的形式,让医生双方的沟通更加快捷方便,必将推动健康领域的创新发展。我们应该很好的利用这个平台,武装好自己,也给患者就医提供方便、优质的服务。
科室建设中人才是第一战略,目前,放疗科是沈阳市卫生局的一级重点学科,我们一直着重于培养良性有序的人才梯队,更好的服务东北地区的肿瘤患者。我们也会定期派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技术骨干到国外知名院校肿瘤科进修学习。同时也给青年医生创造良好的氛围和环境,让他们的才华真正有用武之地。
关于临床经验,都是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积累的。如前面所说,临床遇到的问题可以通过“和缓名医”与上级专家沟通,和缓名医平台上的科室覆盖很全,专家实力也很强,不只是放疗相关的问题,关于肿瘤治疗的任何疑问都可以找到对应方向的专家咨询,这一点对基层医生的帮助很大。
借势互联网,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医院品牌发展提供保证,提高肿瘤精准医疗水平,扩大医院影响力,打造沈阳市肿瘤防治中心。借力互联网培养人才、建设人才梯队、推广靶向治疗,最终的目的都是要造福患者。对于精准医疗要实事求是,不要忙着追求时髦的治疗方案而脱离临床实际。我们还要通过互联网的渠道,辅助广大人民去认识疾病、预防疾病、科学治病、战胜疾病,推动科学健康理念的进步。对肿瘤治疗要根据国情、家庭经济情况、患者病情等多方面情况来决定个体化、人性化的治疗方案。
几分耕耘,几分收获,仁心仁术行仁事。冯院长以精湛的医术帮助肿瘤患者提高了生活质量,延长了生命。也通过互联网和移动远程会诊的先进手段帮助基层医生成长,为他们提供广阔的舞台,最终的获益者也是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