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常人眼里,影像科医生似乎只是“拍片子”的医生,但实际上他们除了用各种仪器给患者“拍照”外,还有更重要的工作,就是要解读片子辅助诊断疾病。李祥峰也是这样一名影像科医生,因为每一个诊断都关乎一个患者、一个家庭的命运。李医生始终铭记“不忘初心”这四个字,坚守着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让自己给出的每一份解读都详实可靠,这份初心也在互联网浪潮的推动下,帮助更多的患者解决了困扰和疑虑。


淋巴瘤还是淋巴结核?


小徐最近十分烦恼,还有一个月就要举行婚礼了,右下颈部却出现了不断变大的肿块。这可让小徐愁眉不展,该怎么美美的穿婚纱、拍婚纱照呢?而更让小徐头疼的是她一个月前做了穿刺活检,但结果也无法确诊,有医生说是肿大淋巴结,也有医生说是慢性肉芽肿炎,更有医生怀疑是淋巴瘤,到底自己得了什么病?小徐慕名找到了李祥峰。

李祥峰看了CT影像片子后,根据自己以往的经验,高度怀疑是成人淋巴结结核,建议再做一次活体穿刺,病理结果便可以说明一切。可是这样的建议遭到了小徐的拒绝,虽然穿刺创伤较小,但是右下颈部也会留下明显的伤口,婚期将近,小徐想给自己留下一个完美的婚礼。但不做病理检查单凭一个CT结果任何医生都不能给出明确的诊断,更不要说对症的治疗方案了。

李祥峰看着小徐皱起的眉头,建议道,“与其这样纠结,不如就用和缓名医的远程会诊,我们找个北京的结核病专家给个建议,专家的经验更丰富,也许有更好的办法。”小徐听说不用自己跑北京也能找专家看病,欣然的同意了李祥峰的建议。李祥峰整理了小徐的病例资料上传到和缓名医平台,另外又为小徐安排了抗结核菌PPD实验检查。经过与309医院结核病专家王主任多次交流后,结合小徐的意愿以抗结核试验性治疗,而小徐PPD实验的结果也证实了李祥峰当初的诊断。

看着专家的意见,听着李祥峰对自己病情的详细讲解,小徐心里的大石头落了地。小徐感慨,现在自己看病的思路也变了,原来还可以这样“见”专家。李祥峰说,这是多方受益的远程会诊,而病人受益是最大的。


生命的安慰


淄博第四医院是肿瘤、传染病专科医院,在影像科,每天都要面对许多肿瘤患者的影像资料,最让人痛心的就是看到很多癌症晚期患者的影像片子,偶尔治愈,常常是安慰。

2016年9月,有一位40多岁的肝癌晚期患者,在北京301医院接受手术后,回到淄博第四医院寻求后续介入治疗。患者的父母很早就去世了,兄弟两个人相依为命长大,家庭条件现在还不错,患者也还年轻,家属都不想放弃,希望患者能再活几年,看到孩子长大成人,不留遗憾。面对患者家属的殷切希望,李祥峰纠结了,是告诉他们残酷的现实还是选择安慰治疗?经过慎重考虑,李祥峰客观的选择了前者,实事求是的向患者家属交代了病情,告知患者已经不适合继续治疗。

为什么不适合?李祥峰说,“影像显示整个肝脏已全部被肿瘤侵犯,也伴随有转移。这样的情况如果再继续进行介入治疗,花费大、家庭负担重不说,患者也要多受一份苦。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我的这句话就像一盆冷水一样,让家属不得不接受残酷的现实,作为一名医生我心里也觉得很无奈。出于为患者及家属负责的想法,我建议他们可以通过和缓名医平台,获取其他专家的第二诊疗意见。患者当时就问能不能找到北京301的肝病专家,我就推荐了孟教授,也很巧合,在看到病例后孟教授指出,6月份患者的手术是他亲自主刀的,他也表示根据检查的情况,乐观估计病人很难撑过三个月,积极的介入治疗也是没有必要了,病人发展的这么快,很遗憾。”

李祥峰感慨到,“在基层,特别是对于肿瘤患者,寻求第二诊疗意见很有必要,我的诊断意见患者和家属可能‘将信将疑’,求生的欲望又让他们‘不死心’,就像这个患者是走了山东好多大医院,如果没有和缓名医平台,可能家属也许就会领着病人继续到处求医,花费多不说,患者也受罪。作为医者,这也是我们不希望看到的情况。虽然,最后这名患者还是走了,但是在他最后的时光里,有家人陪伴,我们医生也是尽可能让他身体上少遭受痛苦,心里上也给予最大的安慰。”


多方受益的移动远程会诊


2015年12月,李祥峰加入“和缓名医”,通过一年多的实践,李祥峰已经成为了“和缓名医”的“铁粉”。在与专家的不断交流中提升自身诊断的能力,帮助患者解决一个又一个的难题,带领团队在日常业务中成长。在采访中谈到这些突破,李祥峰总是感慨多多,他的第一例会诊单的患者便是自己的恩师。

李祥峰介绍说,“老师原来患有结核,当时出现了咳血的症状,就找到了我,结合CT影像,我怀疑是陈旧性结合牵拉支气管扩张引起的咳血,慎重起见,我就在平台上提交了两个会诊咨询,分别咨询了呼吸科专家和影像科专家,两位专家的第二诊疗意见与我当时的诊断不谋而合。这是第一例会诊咨询,当时给我的感受是很强烈的,专家们回复的时间很快,以往找专家难,能够提供会诊帮助的专家就更少了。现在,通过远程会诊平台,十几个小时就能够得到专家指导,从分析病情、解析症状到给出相应的治疗方案,专家的意见丝丝入扣,令人折服。我们基层医生带着问题提问,专家帮助解决了这些我们关注的问题,也达到了会诊咨询的目的。当时,我老师也非常高兴,看到我做出的诊断与专家的诊断一致,老师还鼓励我说,我也有专家的水平了。”

也就是从这一次初体验开始,李祥峰与“和缓名医”结下了不解之缘。采访中,问及为何会成为“铁粉”,李祥峰铿锵有力的给出了这样的回答,“和缓名医平台有几大优势。第一,和缓名医建立了一个医-医交流的平台,这个是最大的优势。上线专家涵盖了各大资深专家,还有一些主任医师。专家层次好,满足了患者的需求,也满足了我们基层医生会诊的需求,针对不同的病情去寻找适合会诊的专家;另外我们可以在与高一级的专家交流中提高业务水平,通过远程会诊获取第二诊疗意见,综合我们与专家的意见,促进整个科室诊断业务水平的提高;最终,这个平台上最大的受益者是患者,能够切实为患者带来益处和帮助。综合来看,和缓名医平台的搭建就是一个共赢的平台,医生、科室业务、患者都能解决问题的平台。” 


编者按


“16相伴17相随”,李祥峰见证了和缓名医平台的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现在,李祥峰通过平台实现个人业务的飞速成长,科室水平的提升,他自己也成为和缓名医平台上一名影像科专家,借助互联网的力量帮扶更多的患者。他说,“要让患者受益,不要忘了初心,让会诊的患者受益,这就是根本,是初心。不要为了会诊而会诊,提单而提单,要想把这件事儿做好做持续,把上游专家的力量、资源充分利用了,用好,用活,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好!”


人物介绍

李祥峰,山东省淄博市第四人民医院(市肿瘤医院、市传染病医院)影像科副主任,主治医师。主要擅长肿瘤、传染病的影像学诊断及肿瘤微创治疗方案的制定与术后影像学评估。现任淄博市医学会医学影像专业委员会委员、影像技术分会委员、市中西结合影像专业委员会委员、市妇幼保健协会妇幼影像委员会委员、淄博市抗癌协会肿瘤微创介入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兼秘书长、淄博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评标专家库成员。从事医学影像诊断工作十几年,在全身各部位肿瘤及传染病普放、CT、MRI的影像诊断、分期及预后方面具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在国家级杂志发表论文多篇,参研科研成果四项,均达国内领先水平,获得市级科研成果三等奖一项。


和缓医疗  •  延长人类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