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市肿瘤医院肿瘤科冯庆亮主任当了30多年的医生,在他眼里,肿瘤治疗是复杂的问题,要想为肿瘤患者解除痛苦,必须掌握先进的治疗技术。



人物简介

冯庆亮,主任医师,毕业于泰山医学院医疗系,长期从事肿瘤放化疗工作,擅长对肿瘤尤其是胸部肿瘤的放疗、化疗、微波消融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很多患者经中、西医综合治疗后得以长期生存,其研究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现为中国抗癌协会肺癌消融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医学会放疗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抗痨协会呼吸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中医药学会肺系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抗癌协会生物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聊城市抗癌协会副主任委员、山东抗癌协会csco专业委员会委员。

手中有剑,斩痛疗心


冯主任办公室的墙上挂着很多锦旗,每次看到这些锦旗,冯主任的笑容上也会随之增添一分自信。锦旗上简单的话语,既是患者对自己的感谢,也是一份信任、一份鼓励。

 

1986年,冯主任开始筹建聊城市肿瘤医院肿瘤治疗科,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建成了一支以 “循证、规范、个体化”为治疗原则的团队,这个团队对付肿瘤有着自己的特色治法,其中一把利剑便是“微波消融技术”。


“微波消融是近年盛行的对原发和转移性肺癌有效的治疗新技术,疗效确切、创伤轻微、恢复快、复发率低,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冯主任介绍说,“掌握一门领先的技术,就是多一种选择和可能减轻肿瘤患者病痛。”目前,山东地区的许多地市医院,经常到冯主任的科室参观学习。

 

但不管是谁,在临床上总会遇见难题,所谓天外有天。即使已经成为了一方专家,冯主任觉得还是需要不断学习,才能够更好的为患者服务。他希望下一步通过和缓名医这个平台,能够接触到更多前沿的微波消融技术,相信互联网会让他更有底气。



多学科是斩获肿瘤的另一把利剑


肿瘤是一种复杂疾病,特别是对于中晚期肿瘤患者而言,单一的治疗手段有一定的局限性。无论是大数据统计还是肿瘤治疗指南上治疗意见的验证,都表明以多种方案配合的治疗方法是最有效的,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综合治疗,它是癌症治疗有良好效果的基础。这时候多学科就显现出优势,弥补了“专”的不足之处。

 

冯主任团队的另一把利剑便是手中的和缓名医平台中的MDT(多学科诊疗),目前,多学科诊疗的应用在肿瘤治疗中优势凸显。在冯主任这里,肿瘤患者面对的不仅仅是他这位微创专家,还有他身后的来自全国的肿瘤专家团队,包括外科、内科、放疗科、化疗科、影像科、病理科等多个学科专家,这都得益于互联网平台信息连接的便捷。在遇到疑难重症或者复杂病情时,冯主任能够与专家团队共同制定科学、合理、规范的治疗方案,最大限度地减少患者的病痛。


对此,冯主任表示“多学科、综合性的会诊,要比某一专家给出的意见要更加全面。多学科会诊可以根据基层病人的情况,给出最合理、最优化的治疗方案。以前苦于找不到专家,现在通过和缓名医这个互联网平台,让我们基层的肿瘤科室拥有了一支强大的多学科专家团队。”

肿瘤科的互联网“诱惑”


冯主任把互联网称为一种“诱惑”,他说,“接触和缓医疗的第一刻起,就感受到,这是一个新的契机。互联网拉近了人们之间的距离,自从有了互联网以后,我们的生活悄然发生了诸多改变,衣、食、住、行,方方面面,当然也包括我们医生的工作和学习。你接触也好,不接触也好,互联网已然以一个强有力的姿态进入到我们的生活中了。互联网拥有强大的优势,只有人们想不到的,没有它做不到的,这种无限的可能实在是太诱人了。”


互联网的世界是“平”的,互联网也将会缩小医学的鸿沟。如今医生们已经可以通过互联网在短时间内获取到各种宝贵的经验和先进的技术。互联网不仅影响了医生,也影响了患者,它已经成为患者获取医疗知识的主要来源。特别是肿瘤患者,会在网上寻找其他治疗渠道,搜医院,搜医生,这本无可厚非,毕竟最终是想得到更好的治疗。但网上讯息繁杂,真假互掺。那么患者该如何获取靠谱的第二诊疗意见呢?

 

对此,冯主任认为,“现在大家所提倡的远程会诊,是非常好的想法,有什么疑问可以通过靠谱平台找到靠谱专家进行咨询,得到靠谱意见。但是这个业务要想获得更好的发展和应用,需要改变患者的就医习惯和医生的诊疗观念。患者观念开放,他知道自己去北京、上海看病和在家门口看病的效果一样,花费还少,那么自然他就不愿再跑外地折腾了。医生观念开放,有疑问时愿意接受同行协作,解决疑惑同时也能增长自身实力,这也有助于将患者留在基层就医。”

4uYf7hr15CIG.webp

在采访中,有一名患者家属,拿着家人的影像诊断、化验报告,慕名而来找到冯主任,想知道家人到底是不是患了肿瘤,接下来的治疗方案应该如何选择?冯主任仔细看完患者病例,向家属详细的介绍了患者现在的病情,也充分考虑了患者家庭的实际情况,给出了一个可行的治疗方案。冯主任说,“这名患者已经住院了,但不是在我们医院,他来我这里就是想获得第二诊疗意见,在基层心存这样意识的家属有很多。话说回来,我的很多病人,也会需要这样的第二诊疗意见,如今能够通过和缓名医平台得到更高一级专家的诊疗意见,机会很难得。”

编者按

采访的过程中,冯主任始终几句不离患者,从医这些年,见过的经历过的太多。“很多人谈癌色变,对肿瘤这个疾病很恐惧,对病情的认识不理性、不客观,大部分情况是要瞒着病人进行治疗,很多时候医生就有掣肘。实际上,癌症其实也可以理解为是一种‘慢性病’。病情和患者心理状态、文化程度、性格都有关系。若能积极配合,心态保持乐观,治疗的效果也会越好,但是,心事重,满心恐惧,两、三个月,身体免疫系统崩溃了,抵抗力下降,肿瘤的发展也就不可控制了。这里面也是有一定的因果关系。所以也呼吁大家,积极的治疗,不要逃避。”战斗在肿瘤治疗最前线的人群里,不只有冯主任这样的医生,还有患者自己,面对疾病,患者和医生从来都该统一战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