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长专访】霍秀波:搭上互联网的快车 建立基层医院规范化诊疗体系
编者按:5月13日,一则名为“清苑区人民医院肿瘤神经外科成功实施全镜腔下高龄直肠癌手术一例”新闻疯转了微信朋友圈,到底这条新闻为何会引起大家的关注?他究竟又有哪些不同之处?和缓医疗记者有幸采访到新闻当事人,清苑区人民医院副院长霍秀波,让他给我们一一解答。
清苑区人民医院与“互联网+”的成功探索
霍秀波院长:我是搞普通外科的,这个患者实际年龄已经有89岁了,这么高龄的患者做手术还是有一定风险的,特别是在我们基层。肿瘤根治手术要求是原发灶切到一定范围,淋巴结清扫到一定范围。这个手术要是放在年轻人身上可能不算什么,虽然手术并不难,但是对于年纪大的患者各个脏器都开始衰退,还要接受这么大的手术,可以说风险很大。他的风险不仅在手术本身,比如手术中麻醉,麻醉后患者有可能不能苏醒, 麻醉后对患者的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都是考验,连简单的术后拔管都可能会成为问题。再比如术后的恢复,手术后老年人一旦有并发症都会出现连锁反应,影响恢复。术后卧床也容易出现肺感染,年纪大的人肌肉力量、应急能力都有衰退,还可能出现心衰等一系列的并发症。
对于基层医院毕竟临床及辅助科室实力都有限,综合实力也不能和北京的三甲医院相比。这样的病人放在北京三甲医院就是一个平常的病例,但是放在基层医院就比较困难。对于这个情况我们也是很纠结,到底要不要手术,手术有很大的风险,不手术,患者的病情是 不能耽误得!这时候我就和患者家属说,通过和缓名医咨询一下,问问北京专家怎么说?当时,平台的专家提供了两种意见都是需要手术,也证实了我们之前提供的治疗方案是对的。目前这样的病情没有发生远处转移,根除手术还是首选,建议微创手术,因手术时间是一样的,但是手术的风险会降低。所以借助平台,我们与家属沟通,取得家属的信任。另一方面,通过和缓提供的平台,我们与学科的专家讨论治疗思路和手术方案,也给我们整个手术团队增加了信心。
手术很成功!患者手术后经ICU复苏 ,一天的时间很快就苏醒了。患者恢复顺利,指标也很稳定,现在也痊愈出院了,我们很欣慰!做成一件事儿很不容易,我自己也很感动,患者恢复的这么好。
这个案例的成功给我们基层医院很大的鼓舞,我们治疗方案也是经过全院相关科室大讨论,整合全院的资源,可以说是没有退路了。它的成功既是整个全院努力的结果,也是一次利用互联网的平台提高我们医生技能、提高全院实力的一次尝试,和缓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
医者仁心 我就是想把病治好
霍秀波院长:基层医院在治疗病人的时候有好多的疑难问题,作为临床医生来讲我可能有两个治疗思路,但是通过和缓名医的咨询后我可能会有四个方案,这样和患者沟通,选取最优的解决方案,患者受益才是真的受益。能看好病的同时,和缓名医这个平台也让临床医生开阔了视野,我们在治疗的时候会想好多的办法,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把病治好,让患者满意,让患者家属满意!每一个病例就像艺术品一样,当你把患者治愈,就像完成了一件艺术品,很有成就感!相反如果治疗效果不好,你也过不去自己心里的那个槛儿。
我有一个案例是乳腺癌手术,术后发现腋窝淋巴结没有癌细胞转移,但是里面有两个是结核,如果不是手术根本不能发现,没有任何的临床症状,两种疾病同时存在,以前也没有遇见类似的病例,这给我出了很大的难题。如果要是化疗结核有可能会就扩散,一旦结核扩散就比较麻烦了,后续的治疗就会很棘手。按常规我只能特别的抱歉对患者说,你去上级医院看看吧,到最后这个患者流失到什么地方、病情发展到什么样的情况就都不得而知了。现在,我就能和患者说,咱们提一个远程的会诊咨询,通过和缓名医问一下北京的专家怎么说?虽然这个病例在临床上极为特殊,但是和缓的专家给出了很专业的指导意见,可以先抗结核治疗三个月,三个月后再化疗。现在再看这样的治疗方案很棒,目前患者还在我院进行治疗,情况也很稳定。和缓名医可以给你提供更多的治疗思路,对临床就很有指导意见。
用“互联网+” 规范基层医院的诊疗体系
霍秀波院长:目前,像清苑区人民医院这样的基层医院急需要技术力量的提升,我们医院也处于急速扩张期,临床的医生治疗还不成熟,治疗措施不规范。我们也是希望搭上互联网的快车,借助互联网的力量,帮助我们建立规范化的治疗体系,让县级医院的水平快速的提升。利用互联网加强基层医生和科室的实力。我可以简单的举个例子,比如说北京的综合医院一名年轻的普通医生,工作两三年后,他的治疗思路和水平都是科室主任手把手的教出来的,相对比基层医生的成长主要是通过到上级医院去进修,进修以后知道专家常规病例的处理方法,等回到医院,才能把学习的知识应用到平时的诊疗上。相对比,基层医生的成长就会慢一些。对于基层医院的医生,最基本的是要知道哪些是治疗的标准和规范,和缓平台直接拉近了基层与三甲医院的距离,规范了基层医生的治疗手段。
所有的医生都有一种冒险精神,目的是通过医学的手段,把疾病治好!在病人住院的时候我们都有治疗预期,会想办法通过各种手段去治疗,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病人都能按照预计的治疗方案进行恢复,碰到疑难问题的时候我们还是需要更多的帮助,“互联网+”正好提供了这样的资源和帮助。所以,还是要感谢和缓医疗,给基层医院、给临床的医生、给我们的患者都提供了很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