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回放|“论肺”MDT远程查房第一期三场讨论全程回放
2018年3月20日,“论肺”穆新林MDT远程查房第一期顺利结束。来自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和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穆新林肺癌MDT”团队的4位专家连线内蒙古、云南、山东三家医院,实现远程在线指导。
本次直播全程回放,点击底部二维码或“阅读原文”即可观看。“论肺”活动将持续进行,每月一期,下期查房为4月24日,有意向参与查房的医生可以自主报名提交病例。
本次直播包括三场MDT远程查房及一场专家讲堂,三个病例均为地方医生提供的复杂肺癌病例,需要多科室合作解决,十分适合MDT讨论。

第一场查房来自内蒙古包头市肿瘤医院胸部肿瘤内科,全科室参与了查房交流。科室的胡萍医师汇报了“双基因突变患者靶向药物治疗的选择”的病例,针对“EGFR & BRAF双突变NSCLC的治疗”进行了诊疗经验分享与讨论。
△ 内蒙古包头市肿瘤医院胸部肿瘤内科全科室参与查房学习
该病例为78岁男性患者,2012.4.20始:吉非替尼250mg口服治疗,2017.8.14始因疾病进展改用奥希替尼80mg口服治疗。
主要围绕以下问题展开讨论:
1、继续奥希替尼+胸水的局部治疗?
2、BRAF V600E靶向治疗联合奥希替尼还是抗BRAF单药治疗?
3、再次检测?
云南省弥勒第一医院肿瘤科的杜岭先主任带来了“肺腺癌复发转移患者治疗”的病例,病例患者女,63岁,当前诊断为:1、右肺中叶浸润性肺腺癌术后复发放化疗后 T1bN3M1 Ⅳ期 ;2、纵隔淋巴结、右颈部淋巴结转移;3、左肺转移。
△ 云南省弥勒第一医院肿瘤科参与查房学习
杜主任表示这个病例由于患者不配合,前期治疗不甚规范,希望就下一步治疗听取各位MDT专家建议,希望围绕以下方面讨论:
1、患者增强CT提示病灶增大,但CT肺灌注检查提示病灶缩小,CT灌注是否可以用于化疗后评效?
2、患者二线治疗后PFS时间近6月,当时选择多西他赛是否恰当?
3、肺癌患者如何进行维持治疗?
4、当初发现淋巴结转移的时候,是该放疗,还是放化疗结合?
影像学方面,霍天龙副主任针对肺灌注成像问题进行了解答,强调需要结合着看,在解剖和形态基础上,看功能成像,才更有意义,更准确;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放疗科朱向高医师从放疗角度给予了治疗建议;穆新林主任评析了前期治疗不规范之处,肯定了后期治疗的方案,他指出:该病例虽然没有完全遵循指南,疗效是可以接受的,指南是落后于临床的,该病例的后期治疗没有太大问题。穆新林主任对下一步治疗、检测及用药给出了指导,杜主任表示将与患者沟通,结合专家建议,进行下一步治疗。
1、目前活检病理提示鳞癌,但患者既往有甲状腺癌病史,而且此次气管内外病灶从影像上更易想到甲癌局部复发转移的可能,病理诊断上是否有误差可能?
2、针对该病例下一步治疗方案?
首先,穆新林主任对是否是鳞癌给出了自己的判断,推测气道肿瘤应该是气道原发的肿瘤。赵辉主任从外科主任建议如确认气道内肿瘤应为原发,除外远处转移,如患者身体条件允许可行手术治疗,因病变位置较高,邻近声门,需耳鼻喉科联合手术,气管外科可以切除4-6cm,可达到根治效果。朱向前医师从放疗角度给出方案及相应剂量建议。最后,穆新林主任对该病例的各种可能性治疗给出综合建议。
三场查房结束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赵辉教授带来了《肺内GGO/微小结节术前定位技术》的讲座,讲述了胸外科手术中肺微小结节定位的新技术——微弹簧圈定位法,讲述了利用该技术定位的优势,并结合临床病例予以展示。
穆新林教授对本次查房进行了总结,感谢提供病例医生的参与。他指出查房是互相学习的过程,希望更多医生提供MDT讨论的病例,与肺癌领域的医生切磋交流,共同进步,并希望观看直播的医生多提问,参与互动,教学相长。
“论肺”活动将持续进行,每月一期,下期查房为4月24日,有意向参与查房的医生可以自主报名提交病例,或病例相关的讲题也可在直播中展示。
病例提交方式:
1. 准备查房病例PPT,于4月15日前发至邮箱:chafang@hh-medic.com,标题中标明:20180424+论肺查房第二期。
2.如病例被选中,工作人员将于4月18日前联系您进行远程查房病例上传等准备。
本次查房全程直播,可点击下方二维码或“阅读原文”查看完整视频。